- TOP.1
- TCLLED灯
TCL集团是中国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,旗下TCL照明是其重要分支,是节能认证企业,LED能效标准制定者,2016年排名LED照明行业百强第45位。与美的相似,TCL通过并购扩张照明业务,但发展速度不如美的。TCL在LED产业链上游有基础,但华瑞光电主要做背光业务,照明产品可能使用进口LED芯片。TCL照明业务曾受母公司国际战略影响,营收波动大。作为家电巨头的一部分,照明业务市场地位较低,营收占集团比重小,限制了发展。TCL的产品以灯具为主,光源种类有限,性价比不高,但球泡LED有高寿命、亮度和全周光等优点。整体来看,TCL照明在集团内部面临资源分配和市场竞争的挑战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2
- 米家YeelightLED灯
小米是国内智能家居布局最完善的企业,拥有6000万台接入生态链的硬件,在台湾市场占有率高。Yeelight是小米生态链中的智能照明厂商,与国际大公司有合作,产品多次获奖,发展迅速且品质优秀。虽然营收与TCL等相比还有差距,但随着行业智能化趋势,前景乐观。Yeelight提供家居照明、台上照明、氛围照明和智能控制系列,其LED智能灯泡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和多种颜色调节,方便用户远程操控,是智能家居的理想选择。
品牌起源:山东
- TOP.3
- 华为智选LED灯
华为智选是华为智能生态HiLink的升级,提供智能路由、SDK和生态伙伴硬件,通过APP实现家庭智能化控制,与小米智能家居竞争,拥有5亿用户。华为智选作为IoT战略的一部分,重视程度较高,不同于小米自建生态链的封闭模式,它采用开放协议让厂商适配,强调专业技术和服务质量。以华为智选照明系列为例,如全彩灯泡采用全陶瓷材质,寿命长且适用宽电压,与米家Yeelight彩光灯泡在功能上相似但价格更亲民。
品牌起源:上海
- TOP.4
- Midea 美的LED灯
美的是一家中国大型白色家电制造商,旗下有全资子公司美的照明,成立于近十年,主要生产照明和电工类产品。尽管相对较新,但凭借贵雅照明的品牌实力和节能灯、LED领域的技术基础,发展迅速。2016年销量增长35%,2017年营收达8.6亿元,排名LED照明行业百强榜第42位。虽然在网络口碑监测中品牌热度不高,但球泡LED灯口碑较好,被誉为良心产品。美的照明渠道优势明显,采用独特的运营中心机制,有2000多家分销网点。产品生产上,美的在江西有三大基地,与晶科电子、瑞丰光电等有战略合作,生产球泡和吸顶灯等光源产品,价格具有竞争力,性价比高。近年来,美的照明投入智能制造,并与小米合作布局智能家居市场。其中,球泡LED灯因性能稳定,性价比高而受到好评,二代产品BPZ-*-857推荐,是入门级的良心之作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5
- 三雄极光LED灯
三雄极光是一家专注于绿色节能照明的工程照明厂商,位列国内“传统照明三大家”之一,曾荣获多项行业荣誉。相比佛山照明,其LED转型顺利,2017-2018年LED产品占比高,营收规模约为20亿,位列行业第二梯队。经营策略与欧普照明相似,没有代工业务,毛利率高。渠道方面,专卖店数量多但网络不如欧普完善,主要在一二线城市,电商渠道较弱。品牌知名度在普通消费市场较弱,侧重商业和工装照明,2017年上市后加大渠道下沉和电商投入,提升研发投入以增强产品力和品牌知名度。产品线包括常规灯泡和灯管,主打无频闪LED光源。低价位的凡星系列性能一般,而炽星系列定位稍高,价格也更高,光效更好,接近一级能耗标准,但功率小,适用于局部照明。玻璃材质易产生眩光,使用时需注意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6
- FSL 佛山照明LED灯
佛山照明是照明行业老牌上市公司,曾有“灯王”之称,属于高新技术企业,部分产品被政府采购。在2017年的口碑报告中,排名第四,传统照明领域有一定影响力,但LED转型不顺,仍以传统照明为主,营收和净利润落后于欧普照明和阳光照明。公司业务属于下游,技术、研发和渠道不如竞争对手,2015年被广东国资委接手后,与上游企业国星光电形成互补。佛山照明在LED产品方面主打高显色和小光衰,但缺乏创新产品,以低价策略吸引市场,但部分产品存在频闪问题。其大功率飞碟灯性价比较高,有一定的市场特色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7
- 阳光照明LED灯
阳光照明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内照明企业,前身是上虞灯泡厂,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年营收超过40亿元。2017年,公司荣获科技进步奖,并被评为行业领袖品牌。虽然在国内营收排名第二,与欧普、雷士等一线品牌相当,但在品牌口碑方面相对较弱,尤其是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不如其他品牌,主要因为早期侧重代工业务,缺乏自主品牌建设。 阳光照明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,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,且代工过飞利浦的产品,质量得到保障。公司研发投入高,研发费用接近业内最高,但海外市场的依赖使得其面临汇率风险和国际贸易问题。产品线主要为LED光源和灯具,以海外市场为主,且与飞利浦有紧密合作。在国内市场,阳光照明的产品线齐全,包括常规和非常规产品,性价比高,但渠道销售和管理费率较高,净利率与欧普照明相当。常规LED球泡灯分为光霸和光圆系列,其中光霸系列性能较好,适合大范围照明,而天猫精灵球泡适用于小型空间并支持语音控制。总体来说,阳光照明在技术和质量上有优势,但品牌建设及国内市场份额有待提升。
品牌起源:浙江
- TOP.8
- OPPLE 欧普照明LED灯
欧普照明是国内照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,市场规模大,营业收入领先,但与国际品牌如欧司朗相比仍有差距。由于行业集中度低,市场占有率约3-5%。欧普主要依赖国内市场,国际化扩张面临挑战,除迪拜子公司外其他海外子公司亏损。欧普采用OEM生产模式以降低人工成本,提高毛利率,但这也带来了产品质量风险,导致品牌形象受损。其核心优势在于完善的渠道布局,线下销售网点众多,但销售费用高。产品线包括家居照明、光源、商业照明和照明控制,有向上游发展趋势。光源产品齐全,价格相对国际品牌有优势,LED改造灯盘和PLED模组是其特色产品。欧普在照明控制类产品方面增长迅速,有较强竞争力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9
- nvc 雷士照明LED灯
雷士是中国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,连续7年占据国内照明行业榜首,尤其在LED照明领域表现突出,与德豪润达合作后具备了国际竞争力,国际销售收入占比高。虽然品牌在网络口碑中有一定优势,但股权内斗影响了整体形象。与飞利浦、欧司朗等国际巨头不同,雷士有自己的制造基地和部分自主研发能力。业务上,雷士最初专注商业照明,后来扩展到家居照明和智能家居领域。产品方面,雷士LED灯泡性价比高,T5/T8 LED灯管和球泡LED灯可满足不同场景需求。在新房装修或一体化需求时,一体化套装更方便。虽然存在负面评论,如频闪问题,整体来说雷士在照明市场表现出色。
品牌起源:广东
- TOP.10
- Panasonic 松下LED灯
松下照明是日本照明市场的主导品牌,与东芝共同占据70%的市场份额,但在LED时代面临全球照明品牌利润压缩的问题,已关闭部分海外工厂。松下选择保留照明业务,并推出“适悦光”产品,主打健康和舒适,采用首尔半导体或日亚的高端LED芯片。松下照明产品以高光效著称,但在中国大陆市场品牌知名度和性价比不如飞利浦、欧普等品牌,网络口碑不佳,产品线单一且价格相对较高。其球泡和烛泡LED产品性能中等,各有特点,但整体上在大陆市场竞争力较弱。
品牌起源:日本
- TOP.11
- GE 通用电气LED灯
美国通用电气(GE)是照明行业的先驱,曾与飞利浦、欧司朗并称为三大巨头。 GE经过长期发展,如今成为多元化服务公司,但在2006-2015年间,照明业务曾占据全球市场首位。然而,由于误判能源市场,GE逐渐聚焦航空、医疗和电力等领域,照明业务变得边缘化,2016年宣布出售消费者照明业务。虽然官方未完全放弃LED照明,但目前份额已微小。GE在中国市场主要通过代工厦门通士达生产,产品定价较高,性价比一般,且产品线中球泡LED灯的频闪问题较为突出。GE的亮点在于独特的外形设计,如立柱型和花瓣型LED产品,适合装饰性照明,但价格昂贵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可能是其他品牌的LED灯。
品牌起源:美国
- TOP.12
- OSRAM 欧司朗LED灯
欧司朗是全球第二大照明产品提供商,拥有百年历史,业务涵盖光源、灯光管理系统等,专利众多。通用照明业务曾是其核心,但近年来汽车照明和移动设备市场占比更高,光电半导体部门是其核心部门。照明业务利润下降,欧司朗进行转型,剥离传统照明业务成立了LEDVANCE并被中国木林森收购。LEDVANCE沿用欧司朗和喜万年品牌,产品包括球泡和烛泡型LED灯,功率和价格根据产品系列有所不同。推荐E27大螺旋灯头的星亮系列球泡LED灯,适合替换台灯或节能灯,而E14小螺旋灯头的烛泡型LED灯适合氛围照明,光效稍低且色温单一。
品牌起源:德国
- TOP.13
- PHILIPS 飞利浦LED灯
荷兰皇家飞利浦集团,起家于照明灯泡,长期占据全球照明行业领先地位。2009-2014年,其照明业务营收连续6年全球第一。飞利浦照明在中国市场影响力大,尤其在工程领域被视为“第一品牌”。早期,飞利浦涉足整个照明产业链,包括上游的Lumileds(收购自惠普,生产大功率LED组件和芯片)。然而,由于通用照明市场中低功率LED需求大,Lumileds产能有限,成为负担。为降低成本,飞利浦于2015年将Lumileds大部分股份出售给Apollo,关闭部分工厂,转向代工生产,并将其他业务整合为独立的飞利浦照明,成为全球最大的照明企业。现在,飞利浦主要专注于中下游的照明系统和灯具,但仍通过保留的Lumileds股份在产业链上游保持一定影响力。
品牌起源:荷兰